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年第3期文章
  • 指侧方皮下组织蒂V-Y皮瓣重建指端缺损

    目的:介绍指侧方皮下组织蒂V-Y皮瓣重建指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V-Y推进皮瓣的组织蒂设计在皮瓣的侧方,从而增加该皮瓣的推进距离,用于修复长度在2.0cm范围内的指端创面.1988年以来,临床应用22例,指端创面长度短为1.0cm,长为2.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获得1~2年随访者14例,指端外形及感觉恢复均较满意.结论:该术式适用于修复不能用掌侧V-Y皮瓣修复的、长度在2.0c......

    作者:丰德宽;陈鹏云;冯殿生;肖鹏康;李骞;李储忠 刊期: 1997- 03

  • 幼儿指屈肌腱断裂后萎缩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目的:研究幼儿指屈肌腱损伤后远断端的形态学变化.方法:(1)观察临床幼儿指屈肌腱损伤后延期修复时远断端的变化.(2)以大白鼠幼鼠为实验动物,将双后足第4趾屈肌腱切断,右侧不缝合作实验组,左侧缝合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进行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临床组及实验组皆见到未缝合的肌腱远断端有萎缩,而对照组则萎缩不明显.结论:当幼儿屈肌腱损伤后若不早期修复,则远断端会发生萎缩.......

    作者:李秉胜;蔡锦方 刊期: 1997- 03

  • 吻合血管的骨膜皮质骨瓣移植修复肱骨骨不连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骨膜皮质骨瓣移植治疗肱骨骨不连及骨缺损.方法:1985年至1994年,采用吻合血管的髂骨骨膜皮质骨瓣修复外伤性肱骨骨不连13例.结果:13例于术后获得平均7.5个月的随访,骨不连处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2个月.结论:吻合血管的骨膜皮质骨瓣,移植后具有骨膜与骨质移植的双重效果.即使仅切取少量的骨质作移植,也能给骨不连处提供具有独立血供的移植骨,以加速骨质愈合.该术式取骨量可......

    作者:刘兴炎;葛宝丰;甄平;文益民;高秋明 刊期: 1997- 03

  • 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处理

    目的:探讨发生在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采用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充分显露锁骨下动脉全段及瘤体,采用血管重建、动脉破口修补及包裹修复法修复损伤动脉.结果:本组4例,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肢血循环良好.结论:锁骨下动脉解剖位置特殊,损伤后修复较为困难.采用包裹法修复简单易行,特别对发生在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假性动脉瘤,尤为适宜.......

    作者:甄平;刘兴炎;石骥 刊期: 1997- 03

  • Colles骨折并发急性腕管综合征16例

    1989年10月以来,我科共收治Colles骨折并发急性腕管综合征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允沛;谢华;王德军;胡萍 刊期: 1997- 03

  •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1987~1995年.我科经治医源性桡神经损伤28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杨勇;王建华;邵斌 刊期: 1997- 03

  • 臂丛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1994年5月~1996年3月,我科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12例,均采用神经松解及神经移位术.术后随访1年,疗效均较满意.......

    作者:徐跃根;裴仁模;金才益;李钧 刊期: 1997- 03

  • 兔腱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腱细胞的生长、形态、合成胶原的能力及冻存对腱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剥除兔屈肌腱外膜组织后,经胰蛋白酶及胶原酶分步消化分离出腱细胞.细胞经含20%新生小牛血清的F-12培养液传代培养6代后全部冻存.腱细胞合成的胶原类型以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进行鉴定.结果:腱细胞具有贴壁生长,接触抑制的特性.细胞群体的倍增时间大致为6天与细胞有丝分裂高峰相符.体外培养的腱细胞仅合成Ⅰ型胶......

    作者:张前法;杨志明;彭文珍 刊期: 1997- 03

  • 内窥镜诊治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内窥镜治疗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插入途径,开辟内窥镜在周围神经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陈旧性尸体10具,新鲜尸体15具.距胸锁关节4cma处,于锁骨下1cm作皮肤横切口,将透明闭锁性外套管通过切口插入肋锁间隙,直达第1肋骨表面;再将30度斜视镜插入外套管中辨清周围组织结构后,用半月板切除刀沿肋骨表面切断前、中斜角肌止点.结果:术后切断锁骨充分暴露肋锁间隙段的臂丛神经血管,解剖验证内窥镜入路......

    作者:史其林;顾玉东;方有生;徐建光;桥诘博行 刊期: 1997- 03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促腱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促进肌腱细胞增殖的方法.方法:将原代人死胎肌腱细胞和第6代、第13代冻存后复苏的人胎儿肌腱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及3H-TdR渗入等方法,观察IGF-1对肌腱细胞的作用.结果:IGF-1能使培养的肌腱细胞增殖加快,提前进入平顶期.肌腱细胞的增殖与IGF-1的浓度在一......

    作者:项舟;杨志明;魏大鹏;彭文珍 刊期: 199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