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末节指骨钻孔缝合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21例21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其中骨性止点损伤7例,腱性止点损伤14例,均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的方法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伸肌腱止点重建均获得成功,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
作者:李秀平;兰林;马骏;丁懿;毛真君 刊期: 2018- 01
-
闭合与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闭合和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骨折的疗效,阐述成人难复性近节指骨基底骨折的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和经皮撬拨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我科自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61例84指近节指骨基底粉碎性骨折,分别经闭合、经皮撬拨复位法克氏针固定,分析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闭合复位成功60指,成功率为71%;24指复位失败,其中6指闭合复位后畸形加重,24指均经撬拨法复位成功,本组难复性近节指......
作者:褚庭纲;朱旭伟;林康;吴志鹏;丁健;李志杰;陈星隆;高伟阳 刊期: 2018- 01
-
三种治疗骨性锤状指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骨性锤状指常用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较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对92例骨性锤状指患者分别采用石黑法(32例)、克氏针结合钢丝交叉加压骨折块(34例)、微型锚钉重建伸肌腱止点(26例)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20个月,平均9.6个月.根据Patel等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石黑法组,优15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4%;克氏针结......
作者:张玉军;巨积辉;周广良;李建宁;王桂洋;赵东阳 刊期: 2018- 01
-
微型锚钉重建治疗开放性中央腱止点撕脱
目的报告微型骨锚治疗中央腱止点撕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对9例9指伸肌腱中央腱止点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彻底清创后先用克氏针将近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然后将微型骨锚植入中节指骨基底背侧中央腱附着处,再用锚钉尾部的4-0DurabraidTM缝合线与撕脱的指伸肌腱中央腱缝合,重建中央腱止点.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术区无皮肤坏死,无钮孔畸形,无线结反应,术后X......
作者:王凯;巨积辉;金光哲;郭礼平;罗少秋 刊期: 2018- 01
-
膈神经损伤和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关系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合并膈神经损伤的概率,为膈神经移位修复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通过术前和术中电生理检测来评价膈神经功能.结果150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中合并膈神经损伤患者48例(32.0%),其中膈神经部分损伤患者25例(16.7%),完全损伤患者23例(15.3%);而不合并膈神经损伤患者102例(......
作者:叶尔番·艾尔肯;胡韶楠 刊期: 2018- 01
-
利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蹼挛缩
目的探讨利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不同类型指蹼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14例指蹼挛缩,共38个指蹼.12例掌侧及背侧指蹼挛缩均采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2例蹼间挛缩(假并指挛缩)采用矩形皮瓣修复.结果本组术后均无皮瓣坏死及血运障碍,再造指蹼的大小及深度均类似正常指蹼.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继发挛缩,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掌侧及背侧指蹼挛缩效果良好,且不......
作者:赵维彦;赵世伟;张海欧;邱旭东;朱春雷;赵炳显 刊期: 2018- 01
-
单中心大样本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改良与传统治疗方案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与改良治疗方案对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改良组: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断指再植手术923例患者(1225指),术后仅使用罂粟碱抗痉挛(72h)、低分子肝素抗凝血(5d)及预防性抗感染(72h)治疗;补充的液体以晶体为主,严重失血病例按需补充新鲜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术后绝对卧床3d.传统组: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7......
作者:李学渊;范学锴;胡浩良;俞淼;周晓玲;李一;王欣;陈宏;章伟文 刊期: 2018- 01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腕关节镜下修复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学评价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TFCC)ⅠB型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方法对桡尺远侧关节(distalradioulnarjoint,DRUJ)稳定性的恢复效果.方法选用6例新鲜冰冻上肢标本建立TFCCⅠB型损伤模型,采用TFCC-骨隧道固定技术进行关节镜下修复.对TFCC损伤前、损伤后、修复后的腕关节标本进行6种不同旋转位置及中......
作者:刘佳佳;谢仁国;邢树国;王古衡;茅天 刊期: 2018- 01
-
摩氏摩根菌致右手中指严重感染一例
患者男,77岁,右中指肿痛伴活动不利10d.无明确外伤史,于10d前不明原因下出现右中指肿痛伴活动不利,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临床检查:体温38.3℃,肤温偏高,右手背肿胀,右中指淤肿明显,近节处乌青肿胀明显,压痛阳性,患指活动不利,指端血运一般,皮肤感觉尚可.X线片示右中指软组织肿胀,中节指骨远端粗隆皮质毛糙,软组织感染可能(图1).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111g/L,红细胞3.4×......
作者:杜伟斌;王利祥;吴国明;许良 刊期: 2018- 01
-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一例
患者女,24岁,因右手背肿物6个月余入院.临床检查右手背尺侧可触及一大小约6cm×4cm肿物,表面皮肤完整,色泽正常,肿物质硬,移动性差,压痛(-).辅助检查:体表彩超提示右第五掌骨骨质局部回声不光滑,呈虫蚀样改变,并向外凸出,周围肌腱回声尚连续,滑动自如;正斜位X线片提示右手第5掌骨骨皮质局限性增厚(图1).患者自诉既往无外伤病史.临床诊断:右手第5掌骨骨性肿物.于全麻下行右手骨肿物切除术.沿第......
作者:曹慧;刘志刚;刘彬;陈雷;李瑞君;刘阳;李英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治疗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 2 Thompson法治疗伴鹅颈畸形的陈旧性锤状指
- 3 医用OB胶粘合周围神经的实验研究
- 4 拇指腕掌关节前斜韧带与背桡韧带两种重建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
- 5 臂丛神经鞘瘤的治疗体会
- 6 部分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背侧组织缺损并重建伸指功能
- 7 趾底固有动脉弓上动脉岛状皮瓣塑形再造指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 8 建立周围神经二次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
- 9 指端血管球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10 全臂丛神经损伤后对侧大脑运动皮层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11 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 12 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股部皮瓣带蒂瓦合移植在手部大面积套脱伤治疗中的应用
- 13 手指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 14 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设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15 六种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
- 16 两种指动脉岛状皮瓣的疗效分析
- 17 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 18 前髁上皮瓣的临床研究
- 19 臂丛下干损伤不同修复术式的疗效比较
- 20 腱鞘巨细胞瘤误诊为瘢痕疙瘩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