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微型钛板螺钉与交叉克氏针融合近指间关节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微型钛板螺钉与交叉克氏针融合近指间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85指近指间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微型钛板螺钉和交叉克氏针进行关节融合术,其中微型钛板螺钉组(A组)38例55指,交叉克氏针组(B组)21例30指.术后根据TAF评定标准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39个月.术后A组无感染,B组4指感染.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7.2周;B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16周,平均11.4......
作者:索岩;张展;杨光;刘燕;尹维田;魏壮 刊期: 2012- 05
-
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伴有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性骨折的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伴有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性骨折的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24例,其中开放伤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21例,大骨折块波及大于1/3关节面.在C臂机直视下,采用双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和远指间关节.术后4周后拔出克氏针,用指套固定6周,对远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及X线片表现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锤状指畸形消失,术后均无......
作者:付吉东;王立波;李敏;刘永利;毛庆琳 刊期: 2012- 05
-
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陈旧性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陈旧性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13例陈旧性肱骨髁间C型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5周,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获得11~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个月.肘关节经功能锻炼后的平均活动范围:伸直(19.4±6.5)°,屈曲(90.0±10.3)°;前臂旋前(......
作者:赵磊;李政;徐光;汪晓宁 刊期: 2012- 05
-
关节松解术联合弹性牵引治疗外伤性近指间关节僵硬
目的探讨外伤性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9月,对11例外伤性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患者,先行关节松解术,术后结合弹性牵引支具进行有规律的训练活动.结果2例失访,9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按照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关节松解术联合弹性牵引是治疗外伤性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作者:施海峰;芮永军;徐向红;王骏;陈光;林伟栋 刊期: 2012- 05
-
内固定螺钉在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一种新型螺钉(子母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并从功能恢复及影像学角度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9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子母螺钉内固定.术后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标准,结合影像学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7~13个月的随访,平均9.4个月.9例骨折均愈合,时间为1.5~3.2个月,平均2.3个月.Brobe......
作者:石岩;王生介;赵金坤;朱建国;钱臣;谭红略;周琦 刊期: 2012- 05
-
儿童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不同时期治疗结果比较
目的对儿童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不同时期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4例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住院患儿的病史、诊断、治疗和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早期:受伤后24h内就诊且得到治疗,未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0例);晚期:受伤后超过24h就诊,经过治疗残留不同程度的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或截肢(2例);后遗症期:来院就诊时已出现不可逆的前臂缺血性肌挛......
作者:曾裴;杨建平 刊期: 2012- 05
-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电烧伤创面
手指电烧伤在临床常见,多因局部组织毁损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治疗原则是尽量保留患指长度,覆盖创面,恢复感觉和外观.患指清创后多数不具备植皮条件,所以常选用皮瓣修复.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以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电烧伤创面1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全;赵永健 刊期: 2012- 05
-
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骨科病房内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感染患者200例,采集病灶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检出的病原菌按K-B法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96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82株(41.84%),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细菌114株(58.16%),主要包......
作者:陈瑞;石健;李景先;张健;张浩;李佳铭;韩甦 刊期: 2012- 05
-
两种肌腱缝合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两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肌腱修复术对缝合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根完整的废弃肌腱,随机分为两组,从中间锐性切断.A组:采用新创ZM缝合法缝合肌腱;B组: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合肌腱,缝合后立即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定2mm间隙形成负荷、大负荷、大间隙、断裂方式,计算所修复肌腱的强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46.13......
作者:白庆兵;张哲敏;邵新中;庞同涛;李通;韩永宾 刊期: 2012- 05
-
肋间神经移位腋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利用肋间神经移位腋神经恢复肩外展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中第三至第六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的长度和相应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起点处穿过皮下隧道至四边孔腋神经缝合口处的距离(在肩外展45°和90°两种情况下)进行比较.结果在肩外展45°时第三肋间至第六肋间自腋中线到锁骨中线的选取长度与相应肋间自腋中线自皮下隧道至四边孔距离差值分别为(3.89±0.85)cm、(4.14±1.......
作者:楚彬;胡韶楠;陈亮;宋捷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第二、三趾联合局部转移皮瓣整形第二趾再造拇手指
- 2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乙酰胆碱受体γ/ε亚基的表达变化
- 3 Betaman法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肩外展功能
- 4 手指肉芽肿性血管瘤的尿素注射治疗效果观察
- 5 红外热像仪联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定位中的应用
- 6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7 酶预消化连续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研究
- 8 肱骨外上髁骨移植重建难复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 9 张力带在指骨侧副韧带附着处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
- 10 肘管综合征45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 11 闭合复位第一、二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 12 带有深浅两组静脉的(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 13 腱鞘内肌腱与异体腱鞘内肌腱移植
- 14 双手示指先天性对称性短指桡偏畸形的手术矫正
- 15 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16 游离肩胛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
- 17 三叶草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
- 18 兔腱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9 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 20 无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鼠坐骨神经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