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拇指单纯掌板损伤致掌指关节交锁的诊治
目的介绍拇指单纯掌板损伤致掌指关节交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例拇指掌指关节有过伸受伤和体征的患者,结合X线片和掌指关节造影的辅助诊断,采用局部麻醉进行闭合复位,2例获得成功,9例失败而行切开复位.结果术后11例获得4~28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治疗后拇指掌指关节交锁无复发,掌指关节屈曲35°~60°,平均40°(少于健侧10°).2例持重物时略有疼痛.结论根据外伤、手部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掌板......
作者:陈晓东;王宇仁;姚维芳 刊期: 2006- 02
-
探讨腕管综合征术中电生理检测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术中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motorlatency,DML)与临床恢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44侧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根据术中DML检测结果分为三组.第1组:DML<4.0ms,第2组:DML>4.0~<6.0ms,第3组:DML>6.0ms.于术后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测定DML和患手握力及示指指腹两点分辨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
作者:杨明杰;史其林;周琳;顾玉东 刊期: 2006- 02
-
上肢手术气囊止血带个体充气压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对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右上臂周径大小分为S组(≤25cm)、M组(26~30cm)和L组(>30cm),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分别测定肱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以周径和测定值为依据确定充气压力:周径≤25cm者,充气压力为25kPa(1kPa=7.5mmHg),>25cm者,以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
作者:李清梅;贝抗胜;邹金英;何玉珍;蔡志敏;肖雨雄 刊期: 2006- 02
-
可吸收螺钉在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用可吸收螺钉(GRANDFIX)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12例,骨折按Herbert分型,A2型5例,B2型3例,B4型2例,D1型2例.结果12例术后平均随访13.3个月.11例骨折全部愈合,1例术后9个月出现骨不连.舟骨骨折愈合患者腕关节活动范围在120°~128°,未见过敏反应,也无感染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对治......
作者:王健;张怀保;陈雷;滕红林;杨胜武;叶澄宇 刊期: 2006- 02
-
静脉动脉化在手指再植与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再植与再造修复手指创伤的方法.方法对手指斜行离断伤、复合组织块离断伤、套脱伤,离断的部分不含动脉或动脉血管纤细无法吻合,或技术因素经多次动脉吻合失败,无法再吻合时,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共7例8指.在切取(足母)甲瓣或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时,由于血管变异无法携带可吻合的动脉进行移植、移植术中多次吻合动脉失败或术后发生动脉广泛栓塞,无动脉可再吻合时,改用静脉动脉化修复血管,共2例.结......
作者:周明武;李坤德;赵东升;幸超峰;宋力 刊期: 2006- 02
-
急诊多种皮瓣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采用多种皮瓣急诊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邻指筋膜瓣、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掌背皮瓣等4种方法,对28例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结果2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皮瓣无挛缩.邻指筋膜瓣优良率为85.7%、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优良率为90%、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优良率为85......
作者:李世民;周艳玲;余业文;石惠文;陈康察;周健辉;林戈亮;王夫平 刊期: 2006- 02
-
腕部桡尺神经浅支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在桡、尺骨远端骨折处经皮穿针固定提供一个安全进针区域,减少桡、尺神经浅支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前臂标本18侧,观察桡、尺神经浅支的走行规律.结果桡神经浅支从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腱平均间穿出点与桡骨茎突纵向平均距离(L1)为[(7.4±0.7)cm,x±s,下同].其中16侧在穿出点与桡骨茎突纵向平均距离(L2)为(4.5±0.6)cm处发出一级分支,称为尺侧支(Ⅰ)和桡侧支(Ⅱ);尺......
作者:黄健华;陈一心;宋知非 刊期: 2006- 02
-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1996年-2002年,共诊治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时间为3~14h,入院时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诊进行清创、血管神经探查和修复术.其中行腋动脉修补5例,腋动脉直接吻合6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1例.结果伤后8h内腋动脉再通8例,8~16h内腋动脉再通4例,无病例发生截肢或死亡.术后伤口均Ⅰ......
作者:丁晓飞;沙轲;赵劲民;杨志;苏伟;花奇凯 刊期: 2006- 02
-
胸脐带蒂皮瓣血管蒂皮管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脐带蒂皮瓣血管蒂皮管设计改进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1月-2005年6月,对26例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胸脐带蒂皮瓣,在血管蒂部设计辅助三角皮瓣,三角皮瓣顺行或逆行旋转与血管蒂上的皮肤瓦合缝合构成皮管覆盖创面,术后4周断蒂.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软组织条件.结论胸脐带蒂皮瓣血管蒂皮管设计的改进更易缝合血管蒂,旋转弧度大,操作简便,大限度的利用了腹部供区修复创......
作者:劳克诚;李忠;曲连军;刘雪涛;张成进;范启申;王成琪 刊期: 2006- 02
-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Ⅰ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Ⅰ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6例新鲜无错位(HerbertⅠ型)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抽取自体红骨髓5ml,快速、加压注入舟状骨骨折部位,术后6周开始,每周拍摄计算机X线片(CR-X)1次,至骨折愈合,并记录骨折愈合及恢复工作时间.结果术后随访6周~4年,36例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8.3周.......
作者:张哲敏;张雪莉;邵新中;张克亮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尺骨短缩截骨治疗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2 第二足趾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3 医院小儿急诊手外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届全军骨科学术会议暨国际骨科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5 467例734个复杂性断指再植方法的选择与探讨
- 6 前中斜角肌神经支切除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
- 7 掌长肌移位伸拇功能重建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 8 简易微创减压法治疗腕管综合征
- 9 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
- 10 利用钛网包裹打压松质骨植骨治疗上肢长骨较长骨缺损
- 11 新合成查尔酮类衍生物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
- 12 丹参酮ⅡA防治肌腱粘连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13 健侧C7神经移位二例报道
- 14 掌板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压砸伤术后掌指关节屈曲障碍
- 15 克氏针与抽出钢丝内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比较研究
- 16 中度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早、晚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 17 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锤状指
- 18 克氏针支架固定治疗第五掌骨粉碎性骨折
- 19 指侧方皮下组织蒂V-Y皮瓣重建指端缺损
- 20 空心钉治疗掌指骨长斜形骨折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