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切断前中斜角肌及小斜角肌起点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与应用研究
目的:从解剖学和临床两方面研究并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thouacicoutletsyndromc,TOS)的病因.方法:对30具成人固定尸体中小斜角肌、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进行解剖学研究.随访1966~1994年手术的胸廓出口综合征45例,并分析其疗效与手术方法的关系.结果:60侧尸体中54侧出现小斜角肌,出现率为90%.C8T1神经根或臂丛下干在小斜角肌起始部腱性组织上跨过者30侧,占50%.C5......
作者:陈德松;方有生;李建伟;顾玉东 刊期: 1997- 03
-
颈肩痛伴同侧上肢外展肌力下降25例分析
目的:研究颈肩背疼痛伴肩外展肌力下降病例的病因.方法:对28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保守治疗21例,行前、中斜角肌切断及C5神经根松解术7例.结果:保守治疗后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7例术后随访1年半,症状消失,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颈肩背部疼痛,患侧上肢乏力,无明显外伤史.在颈外静脉和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界处和肩胛内上角内侧,是颈背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以前臂内侧及手部尺侧......
作者:陈德松;方有生;彭峰;陈琳;顾玉东 刊期: 1997- 03
-
C8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脑瘫
目的:探讨C8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脑瘫的效果.方法:锁骨上臂丛探查切口,显露臂丛5个神经根,用肌电仪分别检测5个神经根对指屈肌群及尺侧腕屈肌的收缩幅度,证实C8为高幅度后切断之.结果:C8神经根切断后,对上肢及手部功能无影响,能减轻屈腕及屈指肌张力.结论:C8神经根切断后短期内能减轻屈腕及屈指肌张力,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及观察.......
作者:顾玉东;蔡佩琴;王涛;沈丽英 刊期: 1997- 03
-
实验性痉挛性脑瘫的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
目的:进行臂丛神经根切断对肢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并探讨其在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24只,分为3个实验组,各组8只,每组分别切断左侧1个神经根(C6,C7,C8).左侧神经根切断后,立即对双侧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前臂屈肌群进行肌电检测,并对运动诱发电位波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切断C6~8神经根中任何一根对大鼠肢体功能均无影响.临床应用C7神经根切断治疗脑瘫所致上肢痉挛1例,......
作者:张长青;侯春林;匡勇 刊期: 1997- 03
-
颈椎病引起颈肩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延长,此种以退行性变为基础的疾患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且近些年来发现本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周静;孙志明;费起礼 刊期: 1997- 03
-
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部撞击征38例报告
目的:采用前肩峰成形术治疗38例肩部撞击征.方法:切除肩峰前下部及喙肩韧带,扩大肩峰下间隙,并在间隙内注入2%几丁糖.结果:38例全部治愈,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前肩峰成形术既能有效地消除撞击因素,又可避免全肩峰或外侧肩峰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几丁糖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肩峰下组织再粘连.......
作者:侯春林;陈爱民;刘祖德;刘岩 刊期: 1997- 03
-
尺、桡骨远端解剖变异与月骨缺血性坏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月骨缺血坏死关节的尺骨负变异率、桡骨远端关节面尺偏角与正常人关节是否有明显的不同.方法:在年龄、性别、手别匹配以及投照体位标准化的条件下,对28例月骨缺血性坏死的31侧患腕、31侧正常人腕关节正位X线平片进行对比观测,另外还观测了25例单侧发病患者患、健腕的正位X线平片.结果:无论是尺骨负变异率还是桡骨远端关节面尺偏角,患腕与正常腕、患腕与健腕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尺......
作者:田光磊;王澍寰;韦加宁;杨克非;张云涛;王海华 刊期: 1997- 03
-
近排腕骨切除后关节面间适合度的测定
目的:测定近排腕骨切除后形成的腕关节关节面间的适合程度.方法:应用三维摄影测量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40只腕关节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并计算出相对应关节面的曲率和弧长.结果:头状骨近极与桡骨远端月骨凹关节面的曲率:冠状面上分别为0.13±0.03(-x士s,下同)和0.13士0.04;矢状面上分别为0.20士0.06和0.19±0.06(P>0.05).证实两关节面的弯曲度相一致.弧长:冠状面上分别......
作者:王云亭;洪光祥;李子荣;朱通伯;王发斌;万圣祥 刊期: 1997- 03
-
腕钩骨钩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钩骨钩骨折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1990年以来,作者比较了7例钩骨钩骨折的X线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tomography,CT),以明确两者在诊断上的可靠性;并探讨钩骨钩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结果:腕关节旋后30度斜位X线片、经腕管切位X线片和CT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其中,CT的诊断率高达100%.早期治疗以切除钩骨钩的疗效佳,晚期应同时治疗并发症.结论:应用经腕......
作者:路来金;张君;张志新;信伟;计学 刊期: 1997- 03
-
桡尺远侧关节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桡尺远侧关节成形术治疗陈旧性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建立桡尺远侧关节成形术、尺骨头切除术、正常腕关节的模型,测定腕关节在各种位置上的压力传导和桡尺远侧关节近端的位移变化.结果:临床应用12例,术后经平均36.9个月的随访,腕关节稳定,旋转功能恢复,疗效全部达到优良.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桡尺远侧关节成形术后,经腕关节纵向传递至尺骨干的负荷和正常组无差异;桡尺骨近端位移的变化和正常组、尺......
作者:臧鸿声;李文贵;马积翔;丁祖泉 刊期: 1997- 03
动态资讯
- 1 先天性双侧第4、5掌骨及第1跖骨短缩畸形一例
- 2 3D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 3 带关节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部关节骨折
- 4 带血管蒂漂浮指皮甲瓣转移矫正复拇指畸形
- 5 指复合组织并指术重建WasselⅣ型拇指多指畸形
- 6 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狭窄致手指重度缺血一例
- 7 指伸肌腱变异一例报告
- 8 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9 广东省多指(趾)流行状况分析
- 10 肌外膜转位重建神经外膜的实验研究
- 11 克氏针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
- 12 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加桡骨茎突切除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 13 臂丛神经的交感神经支配及其临床意义
- 14 先天性并(多)指(趾)畸形家系的HOXD13基因突变分析
- 15 腕头状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 16 缺血对兔血管平滑肌的损伤作用
- 17 断掌后硫酸烧伤再植成功一例
- 18 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锤状指
- 19 指动脉逆行桥接再植旋转撕脱性断拇指
- 20 手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桡侧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