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对侧运动皮层可塑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李占玉;徐文东;徐建光;顾玉东
关键词:臂丛, 运动皮质, 运动元可塑性, 功能重组
摘要: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段对侧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和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1年共5个时间组,每组5只.采用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技术,定量评价大鼠左前肢代表区内的可塑性变化.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组在原前肢代表区内可诱发出不同的运动类型,包括左侧胡须、下颌、颈部和左下肢4个部位点的运动,但只有颈部位点自始至终占据着术前前肢代表区.结论成年大鼠的运动皮层仍具有可塑性,术后对侧运动皮层在术前前肢代表区发生了功能重组,并且这种功能重组是动态变化的.瘫痪肢体以上临近部位的肌肉控制力其代偿性明显增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