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小指展肌联合小指短屈肌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目的评价小指展肌联合小指短屈肌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小指展肌联合小指短屈肌转移重建16例单纯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拇指对掌功能.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9~47岁,平均35.5岁.致伤原因:锐器伤13例,钝器伤3例.患者均于伤后1.5~4.5h行神经修复术,平均2.5h.受伤至该次入院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受伤部位:上臂伤7例,......

    作者:崔满意;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志家;王培吉;沙震兴 刊期: 2016- 04

  • 高频超声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对比分析超声、X线及MRI检查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8例患者均有末端指(趾)局部疼痛,冷刺激敏感,发病部位以拇指为常见.二维超声显示68个瘤体中94.1%为低回声,5.9%(4/68)高回声;肿瘤边界清66.2%(45/68),边界......

    作者:范志娜;吴刚;袁建军;刘银龙;赵巧英;姬冰;胡文笳;龚毓宾;薛霜 刊期: 2016- 04

  • 不同层次手掌皮肤软组织逆行撕脱伤的处理体会

    目的对手掌软组织在不同层次的逆行撕脱伤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和总结自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掌软组织逆行撕脱伤患者共113例,在掌腱膜以浅逆行撕脱的37例,采用原位回植,局部加压包扎,26例辅以高压氧舱治疗;在掌腱膜以深掌浅弓以浅逆行撕脱的43例,将撕脱皮瓣修薄后原位回植、局部加压打包32例,吻合撕脱皮瓣远端静脉11例,共27例辅以高压氧舱治疗;在掌浅弓以深逆行撕脱的3......

    作者:沈泳;施海峰;吴权;张志海;钱俊;吴柯;芮永军 刊期: 2016- 04

  • 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钩骨钩部骨折

    目的探讨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的体会.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我们对5例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孔克氏针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4~18个月,平均15.6个月.所有患者对疗效满意,活动范围及握力基本恢复正常,均恢复原有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5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平均值为背伸5......

    作者:李春江 刊期: 2016- 04

  • 可吸收螺钉及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并比较可吸收螺钉及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回顾性分析42例Bennett骨折患者,20例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A组),22例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术后分别从手术时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

    作者:姚中凯;杨晨松;陈春华;王勇;虞康旭;陆晴友;孙贵新 刊期: 2016- 04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在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住我院的72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微型钛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可吸收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对照组患者患侧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73.3±5.2)分,......

    作者:白晨平 刊期: 2016- 04

  • 腕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

    目的舟骨骨折常由于患者未及时就诊,或初诊时未被发现而延误诊断与治疗.对这类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有利于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目前仍然是非常有争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微创治疗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并对治疗体会和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的方法共治疗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患者10例.所有患者都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舟骨骨折移位情况,骨折端硬化和......

    作者:刘波;陈山林;朱瑾;田光磊;王志新;沈杰 刊期: 2016- 04

  • 动态牵引外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治疗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在行手术内固定同时应用动态牵引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4年7月,对7例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累及掌指关节内的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为C型),行开放/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同时辅以动态牵引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早期行患指功能康复训练,随访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捏力、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18个月,石膏托固定平均7.7d(3~......

    作者:白印伟;张振伟;余少校;李征;周望高;吴文溢;曾锦浩 刊期: 2016- 04

  • 微创经皮锁定重建钢板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重建钢板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6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34例行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固定(钢板组),28例行经皮弹性髓内钉固定(弹性钉组),对两组病例术中情况,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术中C臂机照射时间、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A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作者:冯永增;水小龙;郑亦静;陈龙;汤骏;郭晓山;洪建军 刊期: 2016- 04

  • 健侧颈7移位术30年

    距上海华山医院实施世界首例健侧颈7移位术,至今已有30年.本文旨在总结健侧颈7移位术自诞生以来的技术经验及发展趋势.一、第一例患者1986年8月26日,一名车祸伤患者来我院就诊,男,28岁,第3~6肋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当时在制定治疗策略、挑选动力神经的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患者颈、肩部有广泛的瘢痕组织,副神经及颈丛的运动支可能受损而无法使用,除了膈神经外已无更多的神经可供移植.......

    作者:徐文东;顾玉东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