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穿支皮瓣血管吻合方式改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手部游离穿支皮瓣血管吻合方式的改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4cm×3.5cm~2.8cm×7.5cm,分别以全身不同部位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术中将传统的穿支血管端-端吻合方式改良为侧支吻合、端侧吻合、嵌顿吻合三种方式,吻合穿支血管,保留受区血管主干道的通畅.结果21例游离穿支皮瓣全部存活,6例穿支皮瓣3个月后由于外观臃肿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3~16个月,平......
作者:庄加川;张振伟;李征;陈乐锋;陈国荣;熊懿;柯于海;叶学浪;林慧鑫 刊期: 2016- 01
-
改良一期原位修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一期原位修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应用改良一期原位修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25例患者手部创面进行修复.供区保留深筋膜,将皮瓣下脂肪层行一期原位修薄,游离后与受区血管神经进行缝接.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皮瓣全部存活,外形满意,质地优良.结论应用改良一期原位修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
作者:尤加省;刘海涛;李宏烨;杨杰;陈佳 刊期: 2016- 01
-
拇指多指的治疗和预后
拇指多指是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具有多种表现形式,Wassel于1969年根据拇指多指发生的平面将其分为七种类型,这种分类简单实用,目前被大家广泛接受,但是未能包括所有的多指类型,比如尺侧多指、伴有拇指发育不良的多指等等.拇指多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手术时间尚无统一的规定,一般建议0.5~2.0岁,多数建议10个月至1岁.根据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不一致,治疗方法主要依据:多指的具体类型;各种组......
作者:方有生 刊期: 2016- 01
-
关于急性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松解
在手腕部掌侧,坚强的腕横韧带与腕骨构成的腕管内有正中神经通过,各种原因使骨性纤维管的内压力增高,常常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这就是我们在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1].若手腕部急性损伤或急性炎性反应导致短期(2周)内出现正中神经受压或损伤症状,且症状不能自行缓解,则可称之为“急性腕管综合征”(acutecarpaltunnel......
作者:许亚军 刊期: 2016- 01
-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西部地区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全国手部先天性畸形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由中华医学会手外学分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骨科医院手外科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西部地区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全国手部先天性畸形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9月17至2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古都新世界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西部地区的手外科同道,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的中华医学会手先天畸形学组成员以及香港手外科界同仁2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手外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幕式简短而......
作者:丛锐;赵睿 刊期: 2016- 01
-
Tang法肌腱缝合技术修复指屈肌腱的临床应用
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功能恢复主要在于改进修复方法来提高修复强度,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研究表明牵张刺激有利于肌腱愈合过程中功能蛋白的产生,肌腱具有内源性愈合能力[1-2].汤锦波于1994年报告一种6束腱内缝合方法,被命名为Tang法,通过发展改良逐渐形成两种缝合模式:6束的M-Tang法,4束的U-Tang法,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省时,抗断端裂隙作用好,抗张强度高,利于愈合,能更好适应肌腱早......
作者:潘张军;许云飞;潘磊 刊期: 2016- 01
-
Silfverski(o)ld缝合法结合术后早期动态伸直治疗Ⅲ、Ⅳ区指伸肌腱损伤
目的探讨Silfverski(o)ld缝合法结合术后早期动态伸直治疗Ⅲ、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共收治67例85指Ⅲ、Ⅳ区指伸肌腱断裂患者,使用Silfverski(o)ld技术修复伸肌腱,术后1周内开始使用动态支具进行控制性活动,患指可主动屈曲,被动伸直,每小时练习10次屈伸.术后3周去除动态支具,患者进行主动屈伸练习,锻炼间隙和夜间使用单指伸直支具继......
作者:周建东;许亚军;糜菁熠;芮永军 刊期: 2016- 01
-
改良缝合技术在Ⅱb区屈肌腱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缝合技术修复Ⅱb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对12例Ⅱb区屈肌腱损伤患者采用了改良缝合技术进行修复,缩短浅腱“V”形桡侧束,尺侧束相对弧形延长,为深肌腱在鞘管内滑行提供新的空间,深肌腱不再走原解剖“V”形隧道,改走相对延长后的尺侧浅腱束浅面,重建屈指功能.结果术后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个月,患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
作者:王献伟 刊期: 2016- 01
-
双改良Kessler法结合放置-维持康复方案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
目的研究多束缝合法结合放置-维持康复方案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对36例(41指)Ⅱ区屈肌腱断裂患者采用双改良Kessler法+周边连续缝合修复断裂的指深屈肌腱,术后运用放置-维持康复方案进行功能锻炼,以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vement,TAM)法评定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5个月,TAM手功能评定:优27......
作者:陈政;芮永军;许亚军;周建东;陈学明 刊期: 2016- 01
-
埋入式双套索锁扣结错位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
目的总结埋入式双套索锁扣结错位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我们对37例45指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采用埋入式双套索锁扣结错位缝合法修复.术后根据总主动活动(totalactive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伤口Ⅰ期愈合35例43指,Ⅱ期愈合2例2指.共31例35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7个月,平均13.7个月.根据T......
作者:李春江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联合应用bFGF和ATP对体外培养乳鼠脊髓神经元的影响
- 2 双套索锁扣结缝合经隧道交叉加压法治疗锤状指体会
- 3 复合他克莫司壳聚糖鞘管小间隙套接尺神经离断伤的疗效分析
- 4 应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Bennett骨折
- 5 腕舟头骨局限性融合治疗Ⅲ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长期随访研究
- 6 指尖离断再植125例临床体会
- 7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 8 改良第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9 肘窝滑膜肉瘤一例
- 10 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 11 双克氏针指骨基底进针髓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
- 12 残存指异位再植重建拇指功能
- 13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致肘管综合征二例
- 14 指浅屈肌腱部分腱束转位重建伸肌腱中央腱束
- 15 外伤性近指间关节伸直僵硬的治疗
- 16 (足母)甲瓣和第二趾联合移植再造拇示指
- 17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虎口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 18 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蒂皮瓣修复2~5指指端软组织缺损
- 19 一期近排腕骨切除治疗严重开放性腕关节骨折脱位一例
- 20 不短缩指骨的断指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