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11只手,99只手Ⅰ期愈合,12只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0.81%.其中68例患者98只手术后平均随访3.9年,6只手复发,术后复发率为6.12%.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8......

    作者:李秀存;路来金;崔建礼;孙希光;刘红霞;张颖;王维 刊期: 2015- 01

  • 游离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手外伤后常合并软组织缺损,肌腱、骨外露,需通过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如腹部带蒂、局部带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我科自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应用游离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小祥;刘立春;刘成君;沈旭江;郎向华 刊期: 2015- 01

  • 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手为肢体暴露部位,容易发生烧伤、热压伤等创伤.在烧伤科,手背的深度烧伤往往多伴肌腱、骨与关节外露,需要应用皮瓣来覆盖创面,以达到一期修复,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观.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筋膜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且骨、肌腱外露创面7例,虎口瘢痕挛缩1例,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王海林;程翔;金汉宏;郑国平;邹文;金方 刊期: 2015- 01

  • 带外踝前静脉网足背静脉弓逆行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

    手掌部严重的碾压或压砸等高能量损伤,常导致手部掌浅、深弓以及指掌侧总动脉完全断裂并缺损,临床处理十分困难,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手术失败甚至截指.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我们设计应用带外踝前静脉网足背静脉弓逆行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5例,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于胜军;付胜强;李晓;马振杰;侯忠军;李京宁;王志龙;姜俊杰 刊期: 2015- 01

  • 加压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指深屈肌腱撕脱骨折

    1997年日本学者Ishiguro等[1]报告克氏针阻挡技术以来,这一技术一直用于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并且日后得到了很多改进,治疗效果不断改善[2-4].基于加压固定的理念,受克氏针阻挡技术的启发,我们设计了加压克氏针阻挡技术用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的治疗[5].2010年至2013年,我们又将改进的这一技术应用于治疗指深屈肌腱撕脱骨折,使远指间关节获得了解剖复位和满意的无痛活动范围......

    作者:李国华;李春江;刘会仁;刘德群;刘志旺 刊期: 2015- 01

  • 逆行带蒂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

    桡动脉皮瓣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皮瓣(Chineseflap)”.该术式的主要缺点为需要牺牲前臂1条主要动脉.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皮瓣供区不断被发掘和应用,对供区损伤较小的穿支皮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5].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应用逆行带蒂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效果良好.......

    作者:张重阳;杨英才;叶永奇 刊期: 2015- 01

  •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手外伤所致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往往需要皮瓣移植修复,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越来越多,效果不一.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对皮瓣的厚薄、质地要求较高[1],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们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9例,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尚修超;张乃臣;刘宏君;张文忠;许涛;顾加祥 刊期: 2015- 01

  • 拇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拇指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损伤,伤指常伴骨、肌腱损伤外露.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尺(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等,临床治疗效果各异[1-2].手术治疗目的是尽量保留拇指长度,覆盖创面,恢复外观和感觉.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们采用拇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疗效满意......

    作者:王红胜;袁海平;袁勇;崔剑华;樊川 刊期: 2015- 01

  • 循环牵张应力对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兔坐骨神经缺损,研究循环牵张应力对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渗联合冻干改良化学萃取法制备同种异体脱细胞神经支架并与雪旺细胞复合,分别施加0%、5%、10%及15%形变量、频率0.25Hz的周期性循环牵张微应变刺激3h.将其植入周围神经缺损动物模型体内,修复神经缺损.于术后4、8周超声观察支架在体内缝合口的生长情况.8周时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计算神经......

    作者:李艳军;孙晓雷;张扬;赵斌;马剑雄;李风波;马信龙 刊期: 2015- 01

  • 全臂丛神经损伤后对侧大脑运动皮层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建立全臂丛神经损伤(totalbrachialplexusinjury,TBPI)后对侧大脑皮层差异蛋白质谱,从分子水平研究TBPI后大脑运动皮层重组表现.方法应用SD大鼠建立TBPI模型,随后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tagsforrelativeandabsolutequantitation,iTRAQ)技术鉴定大鼠TBPI后1d大脑运动皮层的差异蛋白质.结果共鉴定到1......

    作者:江烨;徐秀玥;赵新;劳杰;金红;张磊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