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中节指骨基底缺损
目的探讨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重建中节指骨基底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12指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重建中节指骨基底,应用螺钉微型支架固定,术后2周限制性功能锻炼,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逐渐加强主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中节指骨基底骨折均Ⅰ期愈合,关节畸形矫正,近指间关节活动满意,手指关节总活动度为180°~260°.......
作者:孙广峰;金文虎;王达利;魏在荣;聂开瑜;邓呈亮;张子阳;李书俊 刊期: 2014- 05
-
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目的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后,在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术的基础上,同时引入新的动力神经并设计新的术式,以期加强患者屈指功能的恢复.方法通过对10侧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观察和测量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及骨间前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对1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男性患者,设计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移位至骨间前神经,联合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术.结果解剖学研究发现旋前圆肌肌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三支型)......
作者:许彬;董震;张成钢 刊期: 2014- 05
-
Poland综合征上肢骨关节X线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22例Poland综合征患者上肢骨关节的X线测量,分析、总结其特点,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22例患者双侧上肢X线片,记录下列参数:上肢全长、尺骨全长、桡骨全长、肱骨全长、头状骨长度及宽度、拇指近节指骨长度及宽度、中指中节指骨长度及宽度、腕骨骨化中心个数、中指中节指骨形态.对其进行区间估计统计学分析.结果从本组资料看,右侧的构成比(68.18%)高于左侧(31.82%),男性的构成比......
作者:张申申;田文;赵俊会;郭阳;殷耀斌;马炜;于龙彪;田光磊 刊期: 2014- 05
-
切开复位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5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资料,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按照Flynn功能评定标准,结合影像学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13~27个月的随访,平均18.5个月.15例骨折均愈合,时间为1.4~2.7个月,平均2.0个月,无一例出现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按Flynn功能评定......
作者:史强;李旭;吴伟平;燕华;戴双武;谭为;胡超;林雪梅 刊期: 2014- 05
-
桡骨头骨折伴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合并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及损伤特点.方法对47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发现其中9例合并肱骨小头软骨损伤.对于肱骨小头软骨损伤,若为表层软骨剥脱,则直接清除;若为关节面全层剥脱但面积太小难以固定,则清除骨片后用直径2.0mm克氏针在裸露骨面钻孔;若骨片较大或含部分软骨下骨,则复位后采用带线锚钉固定,即用克氏针经肱骨外髁外侧向软骨缺损区边缘钻孔,再插入7号注射针......
作者:任东;邢丹谋;冯伟;吴飞;陈焱;赵志明;彭正人 刊期: 2014- 05
-
影响重度腕管综合征术后捏力恢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重度腕管综合征术后指尖型、指侧型和指头型三种捏力恢复的因素.方法从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我们采用腕管切开减压术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24例,随访21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0~42个月,对指尖型、指侧型和指头型三种捏力进行测量,将结果与健侧捏力、术后恢复时间、患侧握力、患侧触觉恢复程度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患侧与健侧三种捏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捏力恢复与握力呈正相关......
作者:茅天;谢仁国;汤锦波;王古衡;邢树国 刊期: 2014- 05
-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根据骨块大小应用空心拉力螺钉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对16例Bennett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三维CT检查,测量第一掌骨基底掌侧骨折块的大小为2.2mm×2.5mm~7.5mm×6.7mm,平均3.4mm×4.5mm.6例骨折块纵横径≥6.0mm,骨折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固定第一、二掌骨,经桡背侧微创切口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掌骨基底部及骨块.......
作者:沈华;沈尊理;马杰;顾松;施剑灵;邢书亮;张兆峰 刊期: 2014- 05
-
近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近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6年至2012年12例近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关节受累情况、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采取的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1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无痛性近指间关节周围膨大和肿胀,关节活动正常.累及关节呈对称性分布,以示、中、环指近指间关节为主.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表现;X线片检查显示关......
作者:李忠哲;郭阳;田光磊 刊期: 2014- 05
-
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神经移位术的疗效观察
目前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出现越来越多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其中以上干损伤多见,临床上表现为伤侧肩外展、外旋、上举和屈肘等功能完全丧失,可造成上肢较高的致残率.神经移位修复损伤神经的部分功能是目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方式[1].膈、副神经移位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上干损伤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临床关注及研究的焦点.2008年至2013年,我院对25例因交通伤致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患......
作者:陈汉东;王和驹;吴开丘;邱勋永;王快胜;马心赤 刊期: 2014- 05
-
婴幼儿动物咬伤断指再植
动物咬伤致手指离断在生活中时常可见,主要见于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多在给予动物喂食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家属对婴幼儿离断手指的再植成活率及手的外观功能要求极高,如再植失败对患儿将来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只要离断远端指体完整均应再植.自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我科再植动物咬伤断指患儿3例4指,成活率100%,再植指功能、外观效果满意.......
作者:张海瑞;蔡俊雅;李丹丹;邢耀文;王永彬;张景僚 刊期: 2014- 05
动态资讯
- 1 周围神经慢性卡压损伤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 2 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对失神经骨骼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 3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乙酰胆碱受体γ/ε亚基的表达变化
- 4 腕管综合征主要症状体征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
- 5 腱-骨片移植法重建止点治疗腱性锤状指
- 6 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和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 7 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固定与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对比
- 8 全长膈神经移位恢复伸腕指功能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 9 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 10 不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 11 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
- 12 拇指钙化性腱膜纤维瘤一例
- 13 掌腱膜挛缩症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 14 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 15 经腋路第一肋切除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
- 16 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
- 17 足背双叶皮瓣加前臂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严重手外伤
- 18 RNA干扰介导的蛋白酶体亚基RC2下调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 19 手术治疗闭合性肱二头肌腱断裂12例
- 20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局部封闭致手指坏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