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目的评价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46例,术后随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按照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价掌指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无并发切口及针道感染,X线片显示全部患者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6.8周.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5%.结论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
作者:汤样华;曾林如;徐灿达;岳振双 刊期: 2012- 06
-
痛风石致腕管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痛风石导致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病程1~6个月,平均(3.0±0.6)个月.6例均为单发,除腕部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均未发现痛风石.在行腕管切开减压时,发现腕管内有痛风石生长,痛风石侵犯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术中刮除痛风石,切开腕横韧带,解除周围组织对正中神经的压迫,行正中神经外膜或束膜松解术.结果6......
作者:陈燕花;徐勤海;翁雨雄;李涛;丛晓斌;雷伟;陈振兵 刊期: 2012- 06
-
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改良再植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改良再植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18指)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进行术前再植成功率评估,术中采用示指尺侧指动脉、桡神经浅支移位修复神经血管,采用环指指浅屈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修复屈、伸肌腱,并利用断指残留的拇短屈肌、拇短伸肌一期重建拇对掌功能.结果术后16指完全存活,2指坏死.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年,再植拇指外观良好,拇对掌功能恢复,感觉恢复至S3~S3+.结论拇指撕脱......
作者:王加利;赵春霞 刊期: 2012- 06
-
先天性分裂手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介绍治疗Ⅰ~Ⅲ型先天性分裂手畸形(Manske-Halikis分型法)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疗Ⅰ~Ⅲ型先天性分裂手畸形共8例(9侧),另有分型外的特殊类型2例.其中采用Barsky法治疗Ⅰ型2例,Barsky法联合虎口开大全厚皮片植皮治疗ⅡB型1例,Ueba法治疗ⅡB型1例,Snow-Littler法治疗Ⅲ型3例,Ueba法治疗Ⅲ型1例2侧,术后早期虎口开大支具......
作者:芮永军;施海峰;薛明宇;张全荣;张圣智 刊期: 2012- 06
-
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家系的基因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先天性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的一个家系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原因.方法在患者家系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极化活性区(zoneofpolarizingactivity,ZPA)调控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体检发现,患者存在单侧或双侧拇指的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部分患者还可合并轴前和轴后的多指畸形.病因研究提示,在所有患者ZPA调控序列的第105位碱基对上发现了C→G的点......
作者:熊革;刘坤;戴鲁飞;郑炜;郜永斌 刊期: 2012- 06
-
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的临床分型和治疗策略
目的总结研究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建立新的临床分型方法及基于此分型的规范治疗策略.方法对近5年来接受治疗的11例(16侧)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畸形的形态改变特点和所需治疗方案的不同,归纳新的分型系统.新的分型体系根据第四、五掌骨间夹角将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分为3型,根据小指系列的长度将每一型再分为2个亚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都可按照本新分型方法......
作者:刘波;赵俊会;田文;陈山林;李淳;侯春梅;朱瑾;杨勇;田光磊 刊期: 2012- 06
-
指尖舌形皮瓣重建侧甲襞联合U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指尖舌形皮瓣互换重建侧甲襞联合“U”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28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术前设计指尖舌形皮瓣重建甲侧襞,掌指关节之间背侧设计“U”形皮瓣重建指蹼,并指之间掌、背侧设计“Z”形切口,切取皮瓣并进行分指矫形术,手指侧方剩余创面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适当加压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28例......
作者:孙广峰;魏在荣;王达利;祁建平;聂开瑜;金文虎;邓呈亮 刊期: 2012- 06
-
一个先天性并指合并裂手畸形家系致病基因的初步分析
先天性并指畸形(syndactyly,SD)是以先天性重复性四肢畸形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手指及其组织成分病理相连[1].而先天性手/足裂畸形(splithand/footmalformation,SHFM)是由于四肢端骨正中轴发育不全而表现为中央指的发育不全和剩余指的多样性融合.绝大多数单独发生的非综合征先天性并指和裂手畸形为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作者:郭志强;杨光;刘淑文;郭忠辉;杨军 刊期: 2012- 06
-
重视手外伤处理后手功能位的要求与康复治疗
手外伤的处理依然是我国手外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日常的主要任务.如何处理好手外伤,已从肉眼清创、显微清创进入到生物技术清创(如纳米与负压引流技术应用等)的新阶段,虽然随着清创技术与材料设备的不断改进,手部感染与组织坏死率有明显的下降,但手部功能的恢复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手外伤后的手功能恢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希望从二个常被忽略的基本原则做起.......
作者:顾玉东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闭合AO加压螺钉内固定在舟骨骨折中的应用
- 2 小指展肌联合小指短屈肌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 3 一先天性并指畸形家系的临床治疗及致病基因分析
- 4 中药熏洗结合CPM机在断指再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 5 两种壳聚糖水凝胶细胞支架的制备与生物学评价
- 6 双手7指甲下多发血管球瘤一例
- 7 更改通知
- 8 几丁糖胶原复合膜及激活态雪旺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9 屈指症2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 10 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11 重建感觉的指动脉M形皮瓣修复儿童指端套脱伤
- 12 关于手部创伤治疗的几点意见
- 13 阶梯状V-Y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掌侧皮肤缺损
- 14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5 SOD模型配合物MSODa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6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17 网状加压缝合法治疗甲板翼出
- 18 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分析
- 19 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 20 津下双套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