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年第3期文章
  • 改良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移位掌骨干骨折

    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我院采用手术复位改良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移位掌骨干骨折15例,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0~63岁,平均30.5岁.均为闭合性掌骨干骨折,其中撞击伤11例,摔伤2例,挤压伤2例;单发骨折13例,多发骨折2例.伤后1~5d内手术,采用克氏针髓骨固定.......

    作者:欧阳国新;汤志辉;李铭;王东学 刊期: 2011- 03

  • 不同延迟修复时间对神经端-侧缝合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延迟修复对神经端-侧缝合疗效的影响,对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雌性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5组:损伤后直接修复组(0d);伤后1周(7d)修复组;伤后3周(21d)修复组;伤后6周(42d)修复组;对照组(controllinggroup,CG).将大鼠右侧肌皮神经切断后旷置不同时间作为受体神经,以同侧尺神经作为供体神经.饲养3个月后,......

    作者:杨蓊勃;虞聪;陈琳;杨剑云 刊期: 2011- 03

  • 结扎伴行静脉对逆行岛状皮瓣存活的影响

    目的以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为实验模型,探讨结扎血管蒂伴行静脉干对逆行岛状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后肢左右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皮瓣,进行同体对照.建立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实验模型(面积3cm×3cm,血管蒂长4cm,血管蒂周围保留1cm宽筋膜).对照组:血管蒂部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在放大10倍手术显微镜视下于血管蒂的两端分别结扎伴行静脉干,使2根伴行静脉干完全闭......

    作者:王欣;张世民;王栋;俞光荣 刊期: 2011- 03

  • 丹参抑制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成纤维样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DSCs)纤维样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出大鼠MDSCs,利用TGF-β1诱导MDSC向成纤维样细胞分化,观察丹参对细胞成纤维样分化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10ng/mlTGF-β1组;C组,10ng/mlTGF-β1+150mg/L丹参组.在放大400倍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RT-......

    作者:翁雨雄;陈燕花;彭云龙;李涛;刘娟;陈振兵;劳杰 刊期: 2011- 03

  • 大鼠正中神经修复后不同时段的电生理变化与神经再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大鼠正中神经切断缝合后的不同时段,其复合神经动作电位(CNAP)与形态学方面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在大鼠上臂正中神经中段切断缝合后的不同时间点(2、3、4、6、8和12周)进行CNAP检测,随后取正中神经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术后第2周可以记录到CNAP.术后再生神经记录的CNAP幅度比对照组显著减低(P......

    作者:李永平;劳杰;赵新;刘靖波;田东;张凯丽;朱艺 刊期: 2011- 03

  • 恒河猴周围神经再生纤维放大及代偿效应的电生理与功能学分析

    目的建立灵长类动物恒河猴周围神经再生纤维放大、代偿效应模型,并作电生理分析.方法8只恒河猴右侧尺神经和肌皮神经在胸大肌下缘下4cm水平处切断,采用可降解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近端为损伤的尺神经近端,远端为损伤的尺神经和肌皮神经远端.生物套管内径4mm,长度10mm,套接后神经断端的间距为2mm.左侧为对照组.术前采集尺神经和肌皮神经的正常传导速度作为正常对照,对修复模型于修复术后3个月和6个月......

    作者:张培训;殷晓峰;寇玉辉;韩娜;王艳华;张宏波;姜保国 刊期: 2011- 03

  • 再植联合手再造术修复腕掌部毁损性离断伤

    目的报告再植联合手再造术修复腕掌部毁损性离断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腕、掌部损毁伤患者利用残掌、指移位再植于前臂远端进行再植联合手再造术,术后行针对性康复锻炼.结果5例再造手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再造手具备抓握等基本功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5~8mm.结论急诊再植联合手再造术、术后针对性康复锻炼是腕、掌毁损伤后治疗及恢复功能的理想方法.......

    作者:闫伟强;张敏;陈元庄;马滚韶 刊期: 2011- 03

  • 前臂尺侧穿支皮瓣修复邻双指指端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尺侧单一穿支微型皮瓣急诊修复邻双指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对5例急诊邻双指指端缺损患者,应用游离前臂尺侧单一穿支微型皮瓣进行修复.并指后双指指端创面大小3.0cm×l.2cm~3.5cm×2.0cm.结果术后5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时间为3~6个月.皮瓣外观、弹性及手指功能满意.结论游离前臂尺侧单一穿支微型皮瓣结合......

    作者:王亮;郭恩琪;谢庆平;晋培红;范奔;许新伟;朱孜冠 刊期: 2011- 03

  • 臂丛神经损伤的分型与手术方案

    随着高速交通的发展,臂丛神经损伤已是常见创伤,据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前)臂丛神经损伤年手术约400人次,而2010年全年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已达4000人次.经过40年的努力,我国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已从大城市大医院普及到中小城市的县级及区级医院.......

    作者:顾玉东 刊期: 2011- 03

  • 臂丛神经损伤的功能评定标准与治疗方案

    功能评定标准既可作为术前功能评定其损伤程度,又可作为术后功能恢复的状态,由于有了统一的标准,因而能评定各种术式的疗效,各种类型损伤评定标准(表1~3).束支型的功能评定标准,根据受损单根或双根神经功能状态评定,可参考相关资料.......

    作者:顾玉东 刊期: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