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1999-2005年,我科应用改良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恙 刊期: 2006- 05

  • 特殊颈肋二例报告

    病例1女,18岁.因右颈部肿块2年,右肩不适、上肢乏力1年入院.病程中自觉肿块逐渐增大,右上肢乏力加重,伴有小指麻木.临床检查:右颈部锁骨上触及约3cm×2cm肿块,固定、无压痛.右胸大肌锁骨部明显萎缩,背阔肌和手部骨间肌轻度萎缩,右小指轻度爪形指,腕部桡动脉搏动减弱.......

    作者:宋知非;任杰;陈晖;骆东山 刊期: 2006- 05

  • 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2003年以来,我院对17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郑文杰;曾林如 刊期: 2006- 05

  • 游离废弃指皮瓣在急诊手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2003-2005年我院采用废弃指再利用,10例离断废弃组织经剔除骨质及肌腱形成游离皮瓣,一期移植修复创面,术后手功能及外观满意.......

    作者:魏苏明;张全荣;寿奎水;张志海;陆征峰 刊期: 2006- 05

  • 撕脱性断指再植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各种特殊损伤类型的断指再植成功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般认为撕脱性离断的血管无法使用吻合,而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许多非切割性离断手指的血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保留并吻合这些血管后断指再植也获得了成功[1].因此,我们在各种严重损伤的断指中尝试使用撕脱性离断的血管进行吻合并获得了成功.......

    作者:王爱国;李昶;张彬;高怀生 刊期: 2006- 05

  • (足母)趾腓侧皮瓣在示中环指再造中的应用

    2001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带(足母)趾腓侧皮瓣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手指37例(59指),术后再造手指外形及功能较满意.......

    作者:陈琳;姜佩珠;田长学;卢堂;董予东 刊期: 2006- 05

  • 手部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手部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是手外伤中较为严重的损伤,常规方法处理往往会造成手指及撕脱皮肤的坏死.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部逆行套状撕脱伤15例,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建强;刘勇;孙军锁;康延忠 刊期: 2006- 05

  • 银杏酮酯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EGb50)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78只,其中72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随机分成损伤对照组与实验组,另6只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给予EGb50200mg/kg/d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灌胃,损伤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0ml灌胃,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d取吻合口远段的神经、相应节段......

    作者:林浩东;王欢;陈德松;李继峰;顾玉东 刊期: 2006- 05

  • 经皮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皮电刺激对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组织学影响和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经皮电刺激对损伤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皮电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髓鞘数目为[(715.29±84.30)个,(-x)±s,下同],较对照组(403.67±70.56)个明显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电刺激可能具有通过促进Schwan......

    作者:白玉龙;胡永善;林伟平;俞仁康;徐一鸣 刊期: 2006- 05

  •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bFGF、NGF和Trk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bFGF、NGF和Trk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促进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建成单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为复方红芪减方组:术后每日灌服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2ml.B组为对照组:术后每日灌服生理盐水2ml.分别在损伤后1周、2周、3周及4周时每组处死6只取坐骨神经损伤处的远近端,用HE及免疫组......

    作者:杨德梅;阿丽娅;魏光如;董建强;姜保国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