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手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年第2期文章
  • 周围神经双卡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神经根部及周围双重压迫的动物模型,进行步态、电生理及组织学研究.方法按Mackinnon等方法建立神经根部及周围双卡综合征(doublecrushsyndrome,DCS)的模型.DCSM组:Wistar大鼠10只,切除腰5腰椎棘突、椎弓,并将碎骨片移植于此处.术后4个月,用与坐骨神经直径相匹配的5~10mm长硅胶管覆盖于右侧坐骨神经.对照组:Wistar大鼠4只,用硅胶管覆盖右侧的坐骨神......

    作者:龚炎培;高井宏明;阿达启介;新居大;井形高明 刊期: 2003- 02

  • 肌腱斜形损伤修复强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斜形损伤对肌腱修复抗张强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猪后蹄跖深屈肌腱切断的方向(横形、斜形)、缝合方法(改良Kessler法、Cruciate法、MGH法)及缝合方向(横形、斜形),将81根肌腱分为9组,每组9根.检测缝合后肌腱2mm间隙形成的负荷、大抗张强度、大功耗.采用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斜形损伤后用Kessler法、Cruciate法作横形缝合时,其抗张强度显著小于横形损伤的修复强度(......

    作者:谭军;汤锦波;王斌;徐燕;卢魁 刊期: 2003- 02

  • 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抗牵拉强度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后早期的抗牵拉强度及其动态变化.方法Wistar大鼠96只,按手术先后随机分为神经缝合组(n=48)和粘合组(n=48).切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缝合组用11-0无创尼龙缝线作端端缝合,粘合组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两断端.于术后0、3、7、14、21和28d6个时间组(每组n=8)取材,测量神经断裂时的大负荷、功耗,并描绘出神经应力-应变曲线.结果神经抗牵拉强度曲线表现......

    作者:黄启顺;洪光祥;王发斌;康皓;翁雨雄;陈振兵 刊期: 2003- 02

  • 左肩胛骨巨大骨旁脂肪瘤压迫臂丛神经一例

    患者男,47岁.左腋窝软组织肿块进行性增大20年,由原来的拳头大变成小儿的头大;左锁骨上窝软组织肿块进行性增大7年现如拳头大小;5个月前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疼痛等症状而于1997年4月4日入院.局部检查:左肩锁骨上窝有9cm×10cm×12cm大小的肿块,腋窝有10cm×12cm×15cm大小的肿块.肩部及临近的胸廓因受压而变形.肿块局部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正常,肿块基底部深在,不能移动,位于左肩......

    作者:张哲;徐明权;高兴福 刊期: 2003- 02

  • 巨大脂肪瘤致尺管综合征一例报道

    患者女性,45岁.因右手小指尺侧麻木2年而入院.2年前患者在劳累后出现右小指麻木,休息后缓解.此后,在右手小鱼际处发现一个肿块,挤压肿块时小指麻木加重.近4个月,在右腕上又出现一个肿块,挤压时同样出现右小指麻木加重.局部检查:右手小鱼际处有4.0cm×3.0cm的肿块;右腕掌部近端有一3.0cm×2.0cm的肿块.触压两肿块均呈囊性感,边界清楚,无挤空征;重压时右小指尺侧有麻木感.右小指掌侧刺痛感......

    作者:尚绪山;孙丰美;刘建永 刊期: 2003- 02

  • 韦加宁教授生平

    ......

    作者: 刊期: 2003- 02

  • 同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

    多组神经移位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常用的方法,而膈神经是佳的动力神经之一[1].临床研究发现臂丛根性撕脱伤中的11%~13%合并上肢各神经损伤[2].对这部分病例,采用什么动力神经移位修复好呢?蔡佩琴等[3]用同侧C7神经根移位取得了成功.1999年4月~2001年10月,我们对3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同侧C7神经根移位至上干远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劳克诚;姜学恩;宋修竹;周少麟 刊期: 2003- 02

  • 健侧C7神经根移位经椎体前通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及临床手术,找到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的佳桥接神经通路.方法对8具成人颈段尸体标本,显露双侧臂丛神经,将右侧C7神经在干股交界处切断并游离至椎孔处,经前斜角肌的深面翻转至椎体前,测量C7神经根至对侧臂丛上干前后股的距离.临床选择1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术中测量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及颈前皮下通路修复患侧臂丛上干或前后股的距离,并对其手术入路进行观测.结果尸体标本测量C7神经......

    作者:王树锋;胡琪;王海华;苏彦农;赵俊会;常万绅 刊期: 2003- 02

  • 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干部损伤的改良术式

    目的证实移植神经经胸锁乳突肌下方通道的改良术式修复臂丛神经根干部损伤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对10例臂丛神经根干部损伤患者行健侧C7神经移位于患侧臂丛上干或下干.术中发现两神经断端间距为5.5cm~10cm,平均7.8cm.采用桡浅神经、腓肠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等为移植神经,桥接健侧C7神经和患侧受神经.将移植神经经胸锁乳突肌下方通道为该术式的改良处.......

    作者:彭峰;蔡佩琴;陈德松;陈琳;顾玉东 刊期: 2003- 02

  • 中断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对健侧C7神经根移位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断C7~T1背根神经节与桥接尺神经联系对健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92只SD大鼠作成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A组:将患侧尺神经远端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其近端与正中神经缝合.B组:将患侧尺神经远端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术后6周将其近端与正中神经缝合.C组:将患侧尺神经远端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同时切断患侧C7、8T1神经根,术后6周将尺神经近端......

    作者:郑圣鼐;张高孟;张丽银;顾玉东;王涛;赵新 刊期: 20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