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电子假肢肌电信号源的改进
目的通过对上肢肌群肌肉轻收缩时肌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提供电子假肢信号源。方法对60例正常人,用表面电极分别测定上肢四组拮抗肌(前臂屈肌——前臂伸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冈下肌——背阔肌)在轻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并分析其频率与波幅。结果上肢四组拮抗肌在肌肉轻收缩时,肌电信号频率集中在85~150Hz,波幅集中在220~250V。结论采用频率85~150Hz,波幅220~250V的肌......
作者:董震;顾玉东;成效敏;张凯莉;朱艺 刊期: 2001- 02
-
比较两种带血供长段尺神经移植术神经再生远期结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带尺侧上副血管的尺神经移植和带尺侧上副血管加尺血管的尺神经移植中,神经再生的远期结果进行比较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9只,将双侧上肢的尺神经游离后,于尺侧上副动脉起始水平及腕部切断后作原位移植。右侧:尺神经带尺侧上副血管。左侧:尺神经肘上段带尺侧上副血管,肘下段则带尺血管。两侧尺神经原位移植后均置于屈肌群表面。术后7个月进行尺神经肌电、再生有髓纤维数与截面积、髓鞘厚度(mt)和轴突/纤......
作者:徐杰;顾玉东;成效敏;董震;劳杰;陈亮 刊期: 2001- 02
-
《中华手外科杂志》引文变迁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手外科学领域论文引文的一般规律和著者吸收利用科技文献的实际情况。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引文分析法,对《中华手外科杂志》5年(1995年~1999年)的论文引文的平均值、引文的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论文平均引文量为5.4条,中外文的比例为1∶1.3,期刊占总引文量的87.1%,引文自引率为11.0%。被引文献峰值(9.8%)是在发表后的第4年,文献半衰期为6~7年。结论期刊是手外科......
作者:王之一;李爱昌 刊期: 2001- 02
-
帕歌斯对手外科病人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帕歌斯对手外伤患者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和术后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急诊手外伤82例,按住院号末尾数的奇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口服帕歌斯,后者口服散利痛。按11点数字记分法评估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持续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P<0.05),帕歌斯起效缓慢,作用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术后度冷丁使用人次少于散利痛。散利痛起效快,作用时间较帕歌斯短,胃肠道副作用和皮疹发生率......
作者:庄永青;李珍生 刊期: 2001- 02
-
手部感染创面的分类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根据手部创面的感染程度、波及组织的范围等,将手部感染创面分为3类并根据每类的特点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对648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手部不同部位、不同组织、不同类型的感染创面,采用不同的组织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648例手部感染创面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1.7%,需要再次手术治愈者54例,占8.3%。结论手部各类不同程度的感染创面,在应用抗生素和彻底扩创术的基础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各种组织移植术,只要方......
作者:王成琪;王剑利;王刚;孙建 刊期: 2001- 02
-
亚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亚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的可行性。方法1990~1999年对35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急诊修复115例、亚急诊修复139例,二期修复98例。修复方式视损伤部位及程度的不同采用植皮、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三种方法。对3组的皮瓣(植皮)感染率和坏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感染率:亚急诊组为2.9%(4/139),和急诊组加二期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γ2=0.09,P>0.05)。(2)坏死率......
作者:洪建军;高伟阳;廖孔荣;厉智;李志杰;陈星隆 刊期: 2001- 02
-
肌膜包裹法治疗灼性神经痛
目的提供一个治疗灼性神经痛的新术式。方法将损伤段神经行束间松解后,以附近正常肌肉形成的带蒂肌膜瓣,翻转卷曲成管状以肌膜表面包裹损伤段神经,肌膜管两端与正常神经外膜缝合。术后3周去除外固定。结果术后经6个月~5年的随访,9例患者均获得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的疗效。未见复发。结论该法有利于改善损伤段神经的血运,提供适宜新生神经纤维生长的通道,是一个治疗灼性神经痛的可供选择的新术式。......
作者:张少成;张雪松;郑旭东;陈军春;王立宏;禹宝庆;闰国章 刊期: 2001- 02
-
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
目的阐明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1998年2月,对14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患者,将同侧胸前外侧神经直接移位于腋神经,胸背神经直接移位于肌皮神经,以重建三角肌、肱二头肌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三角肌肌力8例恢复至M4,4例为M3,2例为M3-;肱二头肌肌力14例均恢复至M4。结论运用同侧胸前外侧神经、胸背神经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疗效较好;对原有的臂......
作者:韩国栋;李长虎;王凯;沈晓钟 刊期: 2001- 02
-
立止血在手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了解立止血在手外科围手术期的止血作用。方法对手外科患者术前肌肉注射立止血1ku-1,术后静脉注射1ku-1*d-1,共3d。术后观察伤口有无血肿形成、渗血情况和引流出的血液量。对肋间神经移位者进行对照观察和统计学检验。结果应用立止血者伤口仅有少量渗血,至拆线时无1例有血肿形成。肋间神经移位者的负压吸引出的引流量术后当天的平均为52.4ml±33.7ml(±s,下同),术后第1天、第2天为(20......
作者:劳杰;顾玉东;沈燕国;徐建光;张丽银;蔡佩琴;虞聪 刊期: 2001- 02
-
桡尺远侧关节稳定结构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桡尺远侧关节(distalradioulnarjoint,DRUJ)稳定结构在前臂活动中的稳定作用及损伤后的临床体征。方法用自制的实验架固定8侧新鲜上肢标本。分级切除桡尺远侧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进行生物力学测量分析。结果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TFCC)水平部分前半段切除后,DRUJ于旋后位时不稳定;水平部分后半段......
作者:黄继锋;钟世镇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腕部类风湿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
- 2 解剖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 3 液压扩张对内皮细胞前列环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 4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 5 内窥镜结合CO2皮下气腔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的临床应用
- 6 指侧方皮下组织蒂V-Y皮瓣重建指端缺损
- 7 上肢婴儿型纤维肉瘤二例
- 8 CO_2气腔内窥镜下切取腓肠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 9 周围神经双卡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 10 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月骨骨折一例
- 11 掌腱膜桡侧挛缩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 12 超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较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13 游离第二趾移植再造中指术后指延长一例
- 14 介绍一种新的前臂损伤“三联征”
- 15 趾腹腓侧皮瓣在指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 16 (足母)甲瓣和第二趾联合移植再造拇示指
- 17 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 18 C8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脑瘫的重新评价
- 19 示指背侧、环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损伤
- 20 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拇指远端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