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5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53/R
邮发代号: 4-49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手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54X
- 国内刊号:31-16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吻合血管的跖趾关节皮瓣移植急诊修复掌指关节部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用复合组织移植急诊修复手部掌指关节部复合组织缺损.方法:用吻合血管的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皮瓣急诊修复手部掌指关节、肌腱、神经及皮肤缺损16例,共18个跖趾关节,皮瓣.面积小4cm×7cm,大8cm×10cm.结果: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2例,Ⅱ期愈合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重建掌指关节活动度:主动屈曲平均25度~70度,被动屈曲30度~85度.主动背伸在-20度~10度范围.相应手指及皮......
作者:孙国峰;王成琪;王剑利;魏海温;任志勇;颜含;徐展望 刊期: 1997- 02
-
逆行推出皮支内脱落血栓解除皮瓣动脉危象
目的:研究因动脉吻合口脱落微血栓造成游离皮瓣皮支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技术.方法:在2例皮瓣移植术中,确认动脉吻合口通畅而移植皮瓣无血供后,于高倍显微镜下由吻合口向远端探查并剥离外膜,发现脱落的微血栓堵塞在皮支入瓣分叉部,遂以显微镊子轻柔地逆行推走或推出微血栓.结果:成功地解除了动脉危象,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逆行推走栓塞在皮支的脱落微血栓,是解除此类动脉危象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小军 刊期: 1997- 02
-
中环指双岛状皮瓣重建拇指的远期疗效
目的:评价中环指双岛状皮瓣重建拇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7年9月~1994年4月施行该手术的44例,作了平均时间为6年的远期随访.检测重建拇指的外形,长度,出汗情况,感觉、运动功能及X线片观察等6个项目,并综合分析了获得完整资料32例的功能.结果:28例重建拇指的综合功能为优,4例疗效欠佳,原因是末节指骨大部吸收.结论:中环指双岛状皮瓣加髂骨块移植重建Ⅳ度以下的拇指缺损,是一疗程短、效果好的手......
作者:成红兵;侍德;张烽;吴菊 刊期: 1997- 02
-
移植腱周膜包绕腱缝合段防止指屈肌腱粘连
目的:防止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方法:设计并应用了掌长肌腱腱周膜游离移植包绕腱缝合段的新方法.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40例58指.结果:术后随访1至8年,功能按TAM法评定:58指中,优20指,良32指,可5指,差1指,优良率为89.6%.结论:腱周膜是腱周固有的、利于肌腱滑动及营养的组织.包绕腱周膜腱缝合段,不会破坏肌腱的外源性愈合,又使粘连疏松.通过早期功能锻炼,能恢复良......
作者:宋修军;潘达德;林彬;吴明 刊期: 1997- 02
-
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第一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修复多指皮肤缺损而设计了足内侧,第一趾背、足外侧的三叶皮瓣.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1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构成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的三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多指皮肤同时缺损.结果:临床应用4例,3例三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有二叶坏死.结论: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游离移植的应用成功,为临床多指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
作者:许亚军;邱扬;寿奎水;张全荣;高建军;回景宽 刊期: 1997- 02
-
腓浅神经与腓肠神经端侧吻合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常取腓肠神经移植来修复神经较长距离的缺损.王仁润等[1]发现切取腓肠神经后1年11个月至2年时,供区足部感觉恢复正常者仅24.1%,其余患者足部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或障碍.Lundborg等[2]、Viterbo等[3]的实验研究表明,将大鼠的腓总神经与完整的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肌力,可达到正常肌力的60%.1995年6月我科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行腓肠神经与腓浅神经端侧......
作者:陈振兵;王发斌;洪光祥;黄启顺;翁雨雄 刊期: 1997- 02
-
断指再植206例的临床分析
1994年3月~1995年12月,我院手外科对206例318个断指进行再植,成活率达95.9%.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206例,男137例,女69例.年龄1~60岁,平均31.6岁.致伤原因:切割伤38例,占18.44%;电锯伤25例,占12.14%;挤压伤29例,占14.08%;冲压伤46例,占22.33%;绞轧撕脱伤39例,占18.93%;压砸伤29例,占14.08%.致伤指别:1......
作者:曹光富;章伟文 刊期: 1997- 02
-
急诊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
全手脱套伤的治疗一直是个大难题,而要获得良好的功能更难.1990年2月~1995年12月,我院采用组合组织急诊修复全手脱套伤6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作者:隋海明;丛海波;王述波 刊期: 1997- 02
-
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的应用
1985~1988年4年间,我院对小儿手外伤手术619例施行一针法、不寻找异感的腋路臂丛阻滞麻醉,且应用低浓度局麻药液注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林娜;苑贵敏;王颖;金鸣苍;韦加宁 刊期: 1997- 02
-
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1985年以来,我科应用第1掌背动脉为轴型的4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58例,经1~10年随访,修复后手部外形、功能等方面均恢复满意.......
作者:夏兆洪;严伟宏;瞿玉兴 刊期: 1997- 02
动态资讯
- 1 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2 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
- 3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 4 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顺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5 肌腱斜形损伤修复强度的研究
- 6 静脉桥接皮瓣加腓肠神经移植的断指再植
- 7 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结果分析
- 8 锁骨下动脉瘤并发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一例
- 9 异体手移植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早期监测
- 10 桡动脉在前臂下段变异一例
- 11 白细胞介素-1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 12 再论锤状指的治疗方法
- 13 指背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
- 14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 15 关节镜镜视下行腕横韧带切开术
- 16 再植指的感觉功能训练
- 17 125碘 - 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手术后神经
- 18 鼠后肢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对脊髓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 19 断指再植成活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0 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