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揭秘: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究竟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4-12-27 10:49:13
“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是一种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越来越受重视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是医疗服务的一个方面,更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指导原则。
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随后逐步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健康照护中。198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湖岸地区医疗中心首次将这一概念付诸实践。此后,许多国家通过政策和实践标准的制定推动其应用与发展,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我国自1996年提出该理念以来,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究竟包含哪些要素呢?首先,医务人员需具备礼貌、包容心、责任心、同情心等素质。其次,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偏好和需求是基础。医护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此外,有效的信息传递也至关重要。患者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应能理解各种选择并参与其中。最后,提供持续的支持,包括健康教育、情感支持和家庭朋友的参与,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对患者有利,还能改善医患关系。这种照护方式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与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同时,它也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提高他们的整体满意度。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也存在挑战。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者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和数据来更好地服务患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是一种强调尊重患者需求和价值观的医疗服务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还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服务模式会变得更加个性化、精准和高效。